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14篇

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14篇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试论《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不同性情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片段,也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节。文章描写了二千多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14篇,供大家参考。

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14篇

篇一: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试论《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的不同性情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片段,也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节。文章描写了二千多年前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一场意义重大的宴会,此次宴会围绕“称王关中”,项羽、刘邦两个军事集团首领及他们的谋士们开展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和斗法。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和斗法使刘邦与其谋士通过努力巧妙地摆脱了危机,获得了胜利,使范增为项羽策划的“鸿门宴谋杀”成为泡影。这场博弈和斗法其实就是项羽和刘邦不同性情的展示和对比,而最后项羽刺杀失败、刘邦逃出危机与他们各自的性情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故事发生的背景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秦朝灭亡的大环境中。项羽和刘邦是继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反秦的农民军将领,共同接受楚怀王领导。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主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向西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谁为关中王。北线,项羽统帅的楚军骁勇善战,钜鹿(今河北)之战摧毁了秦王朝主力军。西线,由于项羽的军队在北线牵制并消灭了秦王朝绝大部分的有生力量,刘邦较为轻松地从黄河以南打进函谷关,很快攻下了咸阳。项羽居功甚伟,却延误了入关的时机,听说刘邦已占咸阳,且欲称王关中,非常恼火,于是陈兵新丰鸿门,决定翌日发兵攻打刘邦。

  风雨突变、危机四伏之下,刘邦与其谋士随机应变、巧妙斡旋,

篇二: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和领导力分析

  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项羽、刘邦作为争夺天下的两位英雄,其性格对战争的结果有何影响、对其领导能力有何影响、对于当今企业的管理有何启示,都是值得分析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

  第一、作为一个领导者,两人都胸怀大志。秦始皇巡游天下,经沛县,刘邦叹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一个好酒及色、不事生产的汉子说出这话实在令人刮目。到了楚地时,项羽观看时候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有高成就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激因素。只有具备强烈的动机,才能激励一个管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突破。

  第二、两人都不甘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当年进攻秦都的两路义军同时出发,刘邦先入关,但“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作为对比,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由此观之,二人皆不甘平凡,胸怀大志.第三、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逆境中又过分自卑.刘邦在几次打败之后欲自尽了事,都是左右劝谏而止,而项羽最后放弃了回归江东,东山再起的机会,选择了自刎而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两者在性格上及处事的差异则更为明显.第一、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反观刘邦,则是能忍能退,随机应变。陈平用反间计,项羽就对范增生出疑心,《史记》载“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在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被项羽的进攻的质问,项羽出卖了自己的亲信曹无伤,《史记》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后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项羽一句话断送了自己的眼线。而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后来又在势单力

  薄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亲赴鸿门宴,委曲求全.第二、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虽能与士兵同吃同睡,帐下不缺乏人才和谋士,但独信亚父范增之言.韩信原从项羽,但不能人尽其才,而后归于汉王刘邦;陈平原亦为项羽谋士,终不为所用转而投汉王。刘邦则相反,手下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史记》载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有自知之明,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充分信任部下的能力并且正确地发挥他们的才干。

  第三、项羽目光短浅、缺少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刘邦目光长远、胸有城府.如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劝项羽都关中,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都以霸”.他却要满足自己那浅薄的虚荣心,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更要命的是,将关中拱手让给刘邦,这使他失去了极好的战略后方.刘邦虽然“不事生产,好酒及色”,是街头无赖形象,却能为了大业舍小求大。“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第四、项羽赏罚不明,吝啬财物官职,将士多有不满。而刘邦赏功罚过,将士甘效死命.项羽定鼎关中后,分封天下诸侯,不以功劳大小分封,而是以亲疏论功封王,诸侯多有怨气。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杀之以正军心。反观刘邦,帐下大将各得其所,功过赏罚分明,并不吝啬财物官职,立功便财务官职加封,有过则贬斥,进军过程中将士士气高昂.同时刘邦还善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一时,许多武将不服,但刘邦一言以安抚之。

  总的来说,项羽有勇无谋、为人自负、目光短浅、任人唯亲、赏罚不明,可以说是一个真性情的莽夫英雄。而刘邦则是城府极深、能伸能屈、知人善用、赏

  罚分明,是诡计多端的政治家.

  最后说说两者领导能力的差异和结果。

  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用人。两者对人才的激励模式不同,是导致人才能否归附的根本原因。刘邦可以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刘邦首先有自知之明,其次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象张良、萧何、韩信这样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为其服务,这是刘邦成功的保证。反观项羽,不但偏倚亲信,还对范增的才能见识不能善加利用,最终导致范增愤而辞职,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项羽原来的盟友、下属、如黥布、彭越、田荣等,到最后都全部反叛他,可见他在用人、控制上比刘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领导,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带队伍,不能识人用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决策也很重要.比较刘邦、项羽两个人,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项羽,可以称之为好名而无断,最关键的鸿门宴,如果项羽能够听从范增的建议干掉刘邦,历史就会改写。再看刘邦,在逃跑时能将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车,面对老父在敌人手里,竟能说出“则幸分我一杯羹”.我们都会认为刘邦这家伙没有人味,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刘邦这人目标明确,决策果断,为了目标不惜牺牲。项伯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这可以解释为何刘邦能够做出如此绝情的决策。第二个方面,决策时有舍才有得。从项羽攻破关中后对于定都关中的态度和刘邦截然不同,也可以看出而人的成败是必然的。项羽对于关中这个“可都以霸”的形胜之地的态度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而刘邦在过沛做大风歌时,真情流露,“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由此可见,二人都有严重的故乡情结,但是二者的高下就比较出来了。刘邦为了江山社稷,可以放弃对故乡的思念,而项羽只顾追求舒适和显要,却放弃了称霸的机会。所以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仔细权衡,分析利弊,目标明确,有舍有得,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三,从二人称霸后面临诸侯的反叛时所应对的比较来看,也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项羽面对反叛,经常是忽左忽右,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刚镇压,那边又起

  事。再看刘邦,首先是稳固后院,然后稳扎稳打,把对方灭掉才完事,决不允许死灰复燃的事情.从这方面来看,刘邦的组织和决策能力都超过了项羽。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要避免激情决策。

  最后,项羽的匹夫之勇和刘邦的百折不挠,也是二人领导力方面差别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项羽来看,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破釜沉舟成为其胜利的经典。最后垓下被围,项羽率二十八骑冲突敌营,斩将夺旗,是个典型的英雄.但是,其人过于简单粗暴,经常出现屠城、坑杀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被动.当有机会过江东时,如果能够忍一时之辱,未必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说,过钢易折.而刘邦,可以说屡战屡败,父母妻子落入敌手都不放弃。约法三章收关中人心,明修栈道安度陈仓以击楚,最后终于成就了霸业。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有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做事,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努力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刘邦和项羽,或许都是乱世英雄,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显然刘邦更合格。

篇三: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和领导力分析

  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项羽、刘邦作为争夺天下的两位英雄,其性格对战争的结果有何影响、对其领导能力有何影响、对于当今企业的管理有何启示,都是值得分析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

  第一、作为一个领导者,两人都胸怀大志。秦始皇巡游天下,经沛县,刘邦叹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一个好酒及色、不事生产的汉子说出这话实在令人刮目。到了楚地时,项羽观看时候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有高成就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激因素。只有具备强烈的动机,才能激励一个管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突破。

  第二、两人都不甘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当年进攻秦都的两路义军同时出发,刘邦先入关,但“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作为对比,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由此观之,二人皆不甘平凡,胸怀大志。

  第三、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逆境中又过分自卑。刘邦在几次打败之后欲自尽了事,都是左右劝谏而止,而项羽最后放弃了回归江东,东山再起的机会,选择了自刎而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两者在性格上及处事的差异则更为明显。

  第一、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反观刘邦,则是能忍能退,随机应变。陈平用反间计,项羽就对范增生出疑心,《史记》载“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在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被项羽的进攻的质问,项羽出卖了自己的亲信曹无伤,《史记》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后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项羽一句话断送了自己的眼线。而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后来又在势

  单力薄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亲赴鸿门宴,委曲求全。

  第二、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虽能与士兵同吃同睡,帐下不缺乏人才和谋士,但独信亚父范增之言。韩信原从项羽,但不能人尽其才,而后归于汉王刘邦;陈平原亦为项羽谋士,终不为所用转而投汉王。刘邦则相反,手下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史记》载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有自知之明,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充分信任部下的能力并且正确地发挥他们的才干。

  第三、项羽目光短浅、缺少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刘邦目光长远、胸有城府。如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劝项羽都关中,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都以霸”。他却要满足自己那浅薄的虚荣心,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更要命的是,将关中拱手让给刘邦,这使他失去了极好的战略后方。刘邦虽然“不事生产,好酒及色”,是街头无赖形象,却能为了大业舍小求大。“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第四、项羽赏罚不明,吝啬财物官职,将士多有不满。而刘邦赏功罚过,将士甘效死命。项羽定鼎关中后,分封天下诸侯,不以功劳大小分封,而是以亲疏论功封王,诸侯多有怨气。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杀之以正军心。反观刘邦,帐下大将各得其所,功过赏罚分明,并不吝啬财物官职,立功便财务官职加封,有过则贬斥,进军过程中将士士气高昂。同时刘邦还善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一时,许多武将不服,但刘邦一言以安抚之。

  总的来说,项羽有勇无谋、为人自负、目光短浅、任人唯亲、赏罚不明,可以说是一个真性情的莽夫英雄。而刘邦则是城府极深、能伸能屈、知人善用、赏

  罚分明,是诡计多端的政治家。

  最后说说两者领导能力的差异和结果。

  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用人。两者对人才的激励模式不同,是导致人才能否归附的根本原因。刘邦可以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刘邦首先有自知之明,其次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象张良、萧何、韩信这样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为其服务,这是刘邦成功的保证。反观项羽,不但偏倚亲信,还对范增的才能见识不能善加利用,最终导致范增愤而辞职,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项羽原来的盟友、下属、如黥布、彭越、田荣等,到最后都全部反叛他,可见他在用人、控制上比刘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领导,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带队伍,不能识人用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决策也很重要。比较刘邦、项羽两个人,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项羽,可以称之为好名而无断,最关键的鸿门宴,如果项羽能够听从范增的建议干掉刘邦,历史就会改写。再看刘邦,在逃跑时能将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车,面对老父在敌人手里,竟能说出“则幸分我一杯羹”。我们都会认为刘邦这家伙没有人味,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刘邦这人目标明确,决策果断,为了目标不惜牺牲。项伯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这可以解释为何刘邦能够做出如此绝情的决策。第二个方面,决策时有舍才有得。从项羽攻破关中后对于定都关中的态度和刘邦截然不同,也可以看出而人的成败是必然的。项羽对于关中这个“可都以霸”的形胜之地的态度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而刘邦在过沛做大风歌时,真情流露,“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由此可见,二人都有严重的故乡情结,但是二者的高下就比较出来了。刘邦为了江山社稷,可以放弃对故乡的思念,而项羽只顾追求舒适和显要,却放弃了称霸的机会。所以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仔细权衡,分析利弊,目标明确,有舍有得,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三,从二人称霸后面临诸侯的反叛时所应对的比较来看,也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项羽面对反叛,经常是忽左忽右,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

  刚镇压,那边又起事。再看刘邦,首先是稳固后院,然后稳扎稳打,把对方灭掉才完事,决不允许死灰复燃的事情。从这方面来看,刘邦的组织和决策能力都超过了项羽。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要避免激情决策。

  最后,项羽的匹夫之勇和刘邦的百折不挠,也是二人领导力方面差别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项羽来看,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破釜沉舟成为其胜利的经典。最后垓下被围,项羽率二十八骑冲突敌营,斩将夺旗,是个典型的英雄。但是,其人过于简单粗暴,经常出现屠城、坑杀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被动。当有机会过江东时,如果能够忍一时之辱,未必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说,过钢易折。而刘邦,可以说屡战屡败,父母妻子落入敌手都不放弃。约法三章收关中人心,明修栈道安度陈仓以击楚,最后终于成就了霸业。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有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做事,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努力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刘邦和项羽,或许都是乱世英雄,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显然刘邦更合格。

篇四: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鸿门宴中的刘邦和项羽

  刘、项同为楚军将领,在项梁任统帅期间,两人曾有并肩作战的经历。他们曾一同攻秦于城阳、濮阳、定陶、雍丘、陈留等地,协同作战期间,两军将士之间彼此都很熟悉,刘、项的融洽关系也由此而奠定。项梁败死后,刘、项相约退保彭城,拱卫楚都。在这种重大战略决策关头,两人进退一致,足见相互间非常默契。按刘邦的说法,他与项羽有兄弟之约,[1]时间应该是在两人退保彭城之后,也只有在这个短暂时期,两人才有机会相聚在楚怀王心的朝中。之后不久,两人就分别踏上灭秦之路,直到鸿门宴时才重新见面。由于两军经常合作,刘、项对对方的部属大概也不陌生。鸿门事件就是由刘邦部下曹无伤的密报而引发,曹与项或原本认识。而在日后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溃败,眼看就要被楚将丁公活捉,情急之下,刘邦开口讨饶,丁公也就放刘邦一条生路。[2]项羽失势后,楚军将领包括项氏族人成批投奔刘邦,靠的正是这种彼此捻熟的老关系。刘项间的上述渊源是广为人知的,但两人间另有一要害关系恐怕容易被忽略,即刘邦是从秦嘉、景驹部投靠项梁的,靠着项氏的兵源支持才得以羽毛丰满,终成气候。[3]到鸿门事发时,虽然这段早期经历已成为历史,但在实力声望都远远超出乃叔的项羽心目中,这种早期形成的关系基调已在无形中决定了刘项关系的未来形式。而鸿门宴的发生与结局,基本上就是这种基调的偏离与回归过程。

  鸿门宴之前,项羽已发布命令,要剿灭刘邦。从表象上看,是曹无伤搬弄是非,说刘邦欲王关中。殊不知这正是项羽的一块心病。按楚怀王心“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灭秦号令,[4]刘邦确实有在关中称王的权利,而这正是项羽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不能容忍的事实。项羽率领楚军精锐在黄河以北降服了秦军野战主力,令天下诸侯归心。鸿门事发时,项羽集楚国上将军及诸侯上将军于一身,而身为楚将的刘邦也名正言顺地归其领导。如果让旧秦的关中之地这个最大的战利品如约落入刘邦之手,就意味着项羽的战功要大打折扣,意味着项羽的宏图大志(详见后文)要成为泡影。对此,项羽显然不会甘心。在与秦军决战前,项羽杀了惧敌畏战的楚上将军宋义,自命为假上将军。当时他的部下都说:“立楚国者,将军家也。”[5]此话正中项羽心态。日后,分封天下时,项羽声称:“怀王者,我家项梁所立耳。”[6]完全一副唯我独尊的派头。作为项氏利益的当然代理人,项羽决不会听任靠项氏发迹的刘邦称王关中。所以,他一听曹无伤的告密,便勃然动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7]其实质是,刘邦当时的地位及行事方式已大大偏离了刘对项的从属关系。在这种前提下,刘项之间原本存在的战友情份及融洽关系都挽救不了冲突的爆发。

  面对项羽行将动武的危急局面,刘邦也猛然醒悟到自己与项氏之间存在着的微妙关系。在他托项伯转告项羽的言辞中,就有“臣之不敢倍德也”[8]之辞,似指这种深层关系。可见这种关系确实存在,刘项二人彼此心照不宣。在双方力量对比不变的情况下,项羽发出了要求遵从历史的信号,刘邦除了屈服之外,别无选择。站在项羽的立场,因为刘邦听懂了项羽的信号并遵从之,刘项关系算是基本理顺。在此前提下,再谈杀掉刘邦,则既非项羽所愿,也为情势不容。

  二、形势转换及刘邦的对策

  刘邦的屈服非常明智,他与项羽力量悬殊过大,而且刘邦的“王关中”企图确实犯了众怒。军事解决了章邯部后,项羽统率的诸侯联军已将关中视为囊中之物。刘邦先取关中对联军的这种良好自我感觉无疑是一场毁灭性打击。如刘邦不肯将关中之地拱手相让,联军上下将同仇敌忾,必灭刘而后甘。这就是鸿门宴之前的联军心态及刘邦的处境。

  曹无伤的告密并非凭空捏造。楚怀王心的号令天下皆知,刘邦入主咸阳后,又将怀王之令告布秦人,以安民心。不仅如此,刘邦还企图独占关中,他派出兵将扼守函谷关,阻止诸侯军队进入,然后又招募秦人从军,使其军力从破武关前的数万人,增至十万人,企图以力抗拒诸侯。[9]到了项羽击破函谷关,兵临城下欲以武力解决时,刘邦才不得不收敛起王关

  中之心,唯求自保。看来怀王的许诺及秦关的险阻都保不住已到手的果实,甚至生命都大有可虞,只有刘邦的机变才能救他自己。

  至于项羽要以武力解决“王关中”问题,刘邦也并非如司马迁所说直到项伯欲救张良时才知道。函谷关被破,项刘两军冲突在即的势态就出现了。曹无伤卖主求荣之举即表明了刘邦阵营中的惶急之象。军力悬殊使刘邦看不到一点胜机,恰好项伯的到来给刘邦带来了希望。刘邦的机变也由此得以施展。刘邦的第一个步骤是笼络项伯,约为姻亲,以期其卖力为己开脱。仅靠口头转达是不够的,还得写一通书信才显得郑重。在交兵在即的当口,也只有项伯这样为项羽亲近的人才能完成这种使命。刘邦这步棋非常见功,项伯确实为刘邦作出了巨大贡献:首先是在鸿门宴上以身蔽翼刘邦,阻止项庄行刺;其次,在分封时为刘邦多争取到一郡之地;[10]最后,还阻止了项羽杀害刘父的企图。[11]

  刘项隔阂既成,就决非第三者从中斡旋所能化解,必须要刘邦亲自当面解释才能补救。于是,就上演了震烁古今的鸿门宴。

  因刘邦欲王关中而派军扼守函谷关,项、刘两军之间便含有了较深的敌意。为了化解两军的对立情绪,也为求自保。刘邦亲临项羽军中解释,尽管充满危险,却也是不得而己。当此之际,刘邦的全部依靠便是早先的战友情份。有关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言辞,司马迁只记载了一句开场白,辞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郄。”仅寥寥数语,但非常厉害。这段话首先照顾到战友情谊,次及战略分工,再及无意立下大功,终及不详其名的小人“离间”事实。战友情份原本存在,毋庸置疑,引发二人对立的乃是刘邦先行入关的新局面。对此,刘邦仅用战略分工及无意中建功便将自己已遭猜忌之处全部撇清。有此一说,项羽便或多或少能容忍刘邦得头功之事。鸿门宴上,刘邦绝不会只说这一句话,其余未见于史的言论,多半是亟言其对项氏的忠诚,以期平息项羽心中的杀机。须知,项羽对刘邦立头功一事始终耿耿于怀。刘邦的重新效忠,就表明了要把名义上受其领有的关中之地拿出来供项羽发落。项羽兵不血刃就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如再要对刘邦动武,就显得无理之极,且在政治上得不偿失。

  前面说过,在刘邦欲将关中据为己有的前提下,视关中为囊中之物的项羽联军自然会同仇敌忾与刘邦争夺胜利果实。一旦刘邦自愿放弃本应该归其享有的权利,则联军的斗志也必然会松懈。历史没有交待刘邦曾向诸侯军晓谕已决定放弃关中权利之事,但两军近在咫尺,又相互捻熟,刘邦要行游说也是极方便的事,且这种可能性极大。从历史的有关记载中或可看出刘邦这样做的蛛丝马迹。如樊哙在鸿门宴上责备项羽的话与刘邦对项伯之言及项伯开说项羽之辞如出一辙即可为证。樊哙说:“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13]刘邦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14]樊哙说:“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15]刘邦曰:“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16]樊哙说:“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17]项伯曰:“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18]上述言辞明显地掩盖了刘邦欲王关中拒诸侯入内的事实,又如此一致地义正辞严,显得受了莫大的委屈。这显然是事先对好口径的缘故。而这些用在项羽面前洗刷刘邦的言辞,也完全可以拿到联军中广为传布,以正视听。项伯可能已经为刘邦这样做了,刘邦也可以派出部下到联军中宣传,甚至随刘邦赴宴的百余随从也可在项羽军营内大肆宣扬。一旦这种对刘邦的洗刷在项羽部队中扩散开来,那么,无论是对刘邦部动武,还是对刘邦本人动武,都不能得到联军甚至楚军的全力支持。这种前景,刘邦知道,项羽也知道。因此,樊哙所说“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19]的前景,确实令项羽慎重对待杀刘问题。道义上的压力决非可以忽略不计。

  三、项羽的立场及其对策

  由于刘邦拱让了关中之地的主宰权,项羽所面临的形势已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不论是感情上,还是理智上,剿灭刘邦已不再是项羽的当务之急。根据项羽日后的行动推断,此时项羽有两大宏愿,其一为灭秦社稷宗室以泄愤,其二为总揽天下之权。任何事情,包括对刘邦的处置在内,都应以不妨害此两事为度。项羽“才气过人”,[20]他自然知道刘邦的不同凡响之处。经过鸿门宴前的诸般风波,兼之项羽已动过杀机,刘项关系已不可能和好如初,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放眼当时,可以对项羽未来统治模式构成威胁的,也只有刘邦一人。如以此为意的话,确实应该按范增的策划,将刘邦杀了干净。但杀刘是有代价的。后人根据刘项相争的最后结局,或者对此代价视而不见,作为当事人项羽则无法不正视这种代价的沉重存在。此代价即为,由杀刘引发的关中大乱。此话绝非危言耸听。须知,秦亡之后,天下的两支精锐为由刘邦和项羽分别统领的楚军。虽然项部更加强大,但刘部也是百战之师,其实力不容低估。若杀了刘邦,其部众群龙无首,竟尔屈服,关中固然不会乱。一旦刘部不肯就范,以武力相抗,则局面不易收拾。楚军内讧一起,旧秦民众或许会重新集结在秦国宗室的周围,与诸侯军队周旋到底。秦民训练有素,又已归顺了刘邦,刘邦遇害势必使秦人更畏惧项氏的暴虐将加诸己,其将作殊死抗争,亦在情理之中。大乱一起,无论是灭秦宗室还是总揽天下之权,都将成为泡影。这种风险,项羽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尝试。所以,项羽很爽快地接受了刘邦的归顺。而这与当初欲剿灭刘邦竟毫不矛盾。道理很简单,刘邦不归顺,则灭秦宗室及总揽天下之权均无从着手。至此不难看出,项羽欲灭刘邦也罢,欲纳刘邦也罢,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两大宏愿,绝不允许节外生枝。何况刘邦的归顺,使得刘项关系与项羽心目中的固有模式相一致,在这个前提下,也使项羽愿意保持与刘邦的战友情谊。

  尽管项羽据情据理已决定不杀刘邦,但他对刘邦的怨气还是有的。其根源在于刘邦抢得了灭秦的头功,即使刘邦拱让出关中的主宰权,这种怨气仍然存在。日后项羽废止了楚怀王心的主约权,其底蕴即为怀王的战略部署使项羽后天下约。[21]这种局面的产生,项羽自己或许应负一定责任。秦军投降时,刘邦尚未攻入旧秦,若项羽毫不懈怠,未必会落到刘邦后面破秦。更有甚者,从项羽取得军事优势到秦军归降,时间长达半年之久。[22]如果项羽加紧进军,恐怕更要先于刘邦灭秦。但项羽没有自责之心,即便有懊悔之情,也转化为迁怒于人。当然,到刘邦屈服之后,项羽的怨气表现得有所克制。而鸿门宴上,项羽对范增做出的杀刘邦的暗示默然不应,而对项庄别有用心的舞剑也听之任之,这些都可视作为项羽既如愿以偿又怨气逼人的矛盾心态的具体表现。由于项羽当时已无诛刘邦之心,所以他才能容忍樊哙的无礼冲撞。综合项羽的言行变化,是否可以这样说,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处境只是有惊无险。后人将此结局归咎于项羽的沽名钓誉或许还有几分道理,但指责项羽错过了解决日后政敌的良机则是误会了历史。若项羽有心杀刘邦,鸿门宴并非唯一的机会。准确地说,从鸿门宴起到分封后诸侯归封,其间长达4一5月之久,[23]关中之地始终受项羽控制,他完全可以在任何时候除掉刘邦。因此,在鸿门宴上,项羽失去的不是诛刘良机,而是失去了诛刘之心。总括起来,刘、项二人在鸿门宴上各得其所:项羽如愿以偿,刘邦得到不再绝望的处境。只是刘邦吃亏了一点。

  至于沽名钓誉一说,也不能极尽项羽的当时心态,项羽灭秦宗室殆尽,烧秦宫,废怀王之约,甩开怀王自行分封,皆率性而为,又何曾见其作声名之想。其行事如此,是否会在刘邦问题上以声名为虑,值得怀疑。依笔者之见,项羽对刘邦始终存有戒心,之所以不将其除去,不外三种因素在起作用。第一,刘项原本相得,且有兄弟之约。第二,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总得给这个面子。第三(也许最为重要),项羽自以为已有消除刘邦这个隐患的万全之策——他想通过分封来规划刘邦的未来。早在接受章邯投降时,项羽就封章邯为雍王。雍即秦之代称。项羽此举似乎已在防范可能有人要在他之前入关灭秦。分封时,项羽仍保留章邯的雍王称号,并将旧秦一分为三,分给秦国三降将,以示自己无染指关中之心。这种做法有前

  例可循:周武王灭殷,即将旧殷之地仍封给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以期以旧人治旧地,起安抚之功。项羽以“巴蜀亦关中地”[24]封刘邦为汉王。此举即虚遵了怀王之约,也照顾到战功及兄弟之约,又将刘邦遣至偏远不致为害,可谓一举三得。

  项羽的这一举措可以称得起“用心良苦”,且十分恶毒。巴蜀乃旧秦流放犯人及其亲属之地,其开化程度较低,自古以来其被视为化外之地,而为包括楚人在内的中原各国所蔑视。刘邦部之中坚均为楚人,让其入居巴蜀,不仅习俗上不适应,心理上也必拒斥之。项羽有言:“富贵不归故乡,如绣衣夜行,谁知之者。”[25]此话虽非定是项羽的肺腑之言,但也是人之常情,刘邦部众为灭秦而出生入死,胜利后却领受了去偏远之邦的官爵,显然会人心不安。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刘邦归封的路上,就发生了部将大批逃亡现象。此情况的出现或为项羽事先已能料定,而这又促使刘邦提早发难,则为项羽始料未及。在封锁刘邦可能的东归之路方面,项羽除安排秦三降将王关中之外,又在汉中以东依次封亲楚的赵将申阳为河南王、楚相共敖为临江王、楚将吴芮为衡山王、楚将黥布为九江王,自西向东对刘邦层层设防。此防线最终没有起到拦截作用,则非其所能逆料。

  总而言之,在鸿门宴这一回合交锋中,项羽并非像世人心目中那样是个中了刘邦缓兵之计的行为幼稚的莽汉。在如何处置刘邦及如何处理未来局面方面,项羽所作所为也都是竭尽心力了。在处理与刘邦关系问题上,其心思之周密,似与刘邦在伯仲之间,丝毫不比刘邦高尚或光明磊落。但不论刘项如何勾心斗角,都无法抹杀两者间曾有过的亲密关系。即便到了双方在战场上你死我活之际,这种关系仍在左右双方的行为,以至于双方尽可能不做得太绝。最终,取得胜利的刘邦在安葬了项羽之后,居然还为之举哀,洒泪而去,[26]足见两人的早先交情绝非泛泛。那么,在极端复杂的局势面前,项羽不杀刘邦是否应认作为失策,其答案当不难发见。以上识论当否,还望有识予以指正。

篇五: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和领导力分析

  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项羽、刘邦作为争夺天下的两位英雄,其性格对战争的结果有何影响、对其领导能力有何影响、对于当今企业的管理有何启示,都是值得分析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

  第一、作为一个领导者,两人都胸怀大志。秦始皇巡游天下,经沛县,刘邦叹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一个好酒及色、不事生产的汉子说出这话实在令人刮目。到了楚地时,项羽观看时候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有高成就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激因素。只有具备强烈的动机,才能激励一个管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突破。

  第二、两人都不甘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当年进攻秦都的两路义军同时出发,刘邦先入关,但“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作为对比,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由此观之,二人皆不甘平凡,胸怀大志。

  第三、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逆境中又过分自卑。刘邦在几次打败之后欲自尽了事,都是左右劝谏而止,而项羽最后放弃了回归江东,东山再起的机会,选择了自刎而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两者在性格上及处事的差异则更为明显。

  第一、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反观刘邦,则是能忍能退,随机应变。陈平用反间计,项羽就对范增生出疑心,《史记》载“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在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被项羽的进攻的质问,项羽出卖了自己的亲信曹无伤,《史记》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后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项羽一句话断送了自己的眼线。而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后来又在势1/4

  单力薄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亲赴鸿门宴,委曲求全。

  第二、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虽能与士兵同吃同睡,帐下不缺乏人才和谋士,但独信亚父范增之言。韩信原从项羽,但不能人尽其才,而后归于汉王刘邦;陈平原亦为项羽谋士,终不为所用转而投汉王。刘邦则相反,手下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史记》载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有自知之明,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充分信任部下的能力并且正确地发挥他们的才干。

  第三、项羽目光短浅、缺少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刘邦目光长远、胸有城府。如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劝项羽都关中,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都以霸”。他却要满足自己那浅薄的虚荣心,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更要命的是,将关中拱手让给刘邦,这使他失去了极好的战略后方。刘邦虽然“不事生产,好酒及色”,是街头无赖形象,却能为了大业舍小求大。“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第四、项羽赏罚不明,吝啬财物官职,将士多有不满。而刘邦赏功罚过,将士甘效死命。项羽定鼎关中后,分封天下诸侯,不以功劳大小分封,而是以亲疏论功封王,诸侯多有怨气。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杀之以正军心。反观刘邦,帐下大将各得其所,功过赏罚分明,并不吝啬财物官职,立功便财务官职加封,有过则贬斥,进军过程中将士士气高昂。同时刘邦还善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一时,许多武将不服,但刘邦一言以安抚之。

  总的来说,项羽有勇无谋、为人自负、目光短浅、任人唯亲、赏罚不明,可以说是一个真性情的莽夫英雄。而刘邦则是城府极深、能伸能屈、知人善用、赏2/4

  罚分明,是诡计多端的政治家。

  最后说说两者领导能力的差异和结果。

  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用人。两者对人才的激励模式不同,是导致人才能否归附的根本原因。刘邦可以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刘邦首先有自知之明,其次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象张良、萧何、韩信这样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为其服务,这是刘邦成功的保证。反观项羽,不但偏倚亲信,还对范增的才能见识不能善加利用,最终导致范增愤而辞职,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项羽原来的盟友、下属、如黥布、彭越、田荣等,到最后都全部反叛他,可见他在用人、控制上比刘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领导,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带队伍,不能识人用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决策也很重要。比较刘邦、项羽两个人,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项羽,可以称之为好名而无断,最关键的鸿门宴,如果项羽能够听从范增的建议干掉刘邦,历史就会改写。再看刘邦,在逃跑时能将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车,面对老父在敌人手里,竟能说出“则幸分我一杯羹”。我们都会认为刘邦这家伙没有人味,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刘邦这人目标明确,决策果断,为了目标不惜牺牲。项伯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这可以解释为何刘邦能够做出如此绝情的决策。第二个方面,决策时有舍才有得。从项羽攻破关中后对于定都关中的态度和刘邦截然不同,也可以看出而人的成败是必然的。项羽对于关中这个“可都以霸”的形胜之地的态度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而刘邦在过沛做大风歌时,真情流露,“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由此可见,二人都有严重的故乡情结,但是二者的高下就比较出来了。刘邦为了江山社稷,可以放弃对故乡的思念,而项羽只顾追求舒适和显要,却放弃了称霸的机会。所以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仔细权衡,分析利弊,目标明确,有舍有得,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三,从二人称霸后面临诸侯的反叛时所应对的比较来看,也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项羽面对反叛,经常是忽左忽右,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3/4

  刚镇压,那边又起事。再看刘邦,首先是稳固后院,然后稳扎稳打,把对方灭掉才完事,决不允许死灰复燃的事情。从这方面来看,刘邦的组织和决策能力都超过了项羽。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要避免激情决策。

  最后,项羽的匹夫之勇和刘邦的百折不挠,也是二人领导力方面差别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项羽来看,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破釜沉舟成为其胜利的经典。最后垓下被围,项羽率二十八骑冲突敌营,斩将夺旗,是个典型的英雄。但是,其人过于简单粗暴,经常出现屠城、坑杀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被动。当有机会过江东时,如果能够忍一时之辱,未必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说,过钢易折。而刘邦,可以说屡战屡败,父母妻子落入敌手都不放弃。约法三章收关中人心,明修栈道安度陈仓以击楚,最后终于成就了霸业。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有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做事,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努力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刘邦和项羽,或许都是乱世英雄,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显然刘邦更合格。

  4/4

篇六: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课文鉴赏说明

  一、主旨和情节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本文按情节的发展过程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文章先指出刘、项两军的驻地及双方兵力,表明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他手中。下文所述人物活动均与这个背景有关。斗争起因是曹无伤告密。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冒犯了他的尊严,当即决定进攻刘邦;他的主要谋士范增乘机揭露刘邦的野心,也力主进攻。二人认识上的差异,预示着他们对刘邦将采取不同的态度。

  战争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却忽然出现了转机。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劝他逃走,而张良反以“为韩王送沛公”为借口,将消息通知了刘邦。刘邦于是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并嘱咐刘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由是而有鸿门宴上的斗争。

  第二部分(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

  节奏发展得快,气氛的变化也快。开始很平和,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始而“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继而命项庄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使气氛越来越紧张。幸有项伯亦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斗争处于相持阶段。

  于是张良出招樊哙。樊哙是刘邦的参乘,有保护刘邦的责任,但无与会资格。项羽得知他的身份后,知其来意,于是借赐酒缓和一下气氛。樊哙为了将众人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不仅一切做得合乎礼法,而且忍辱吃了生彘肩。然后借项王“能复饮乎”之问慷慨陈词:于“王关中”一事,言虽有怀王之约,犹不敢自专,必待大王来;又就席间舞剑一事指责项王“欲诛有功之人”。故“项王未有以应”,反而赐坐。至此气氛又进一步缓和,但危机仍未解除。这是宴会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7段),述会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

  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波澜横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故事首尾相应,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虽属节选,亦有相对的完整性。

  二、人物形象

  本文主要塑造项羽的形象,集中表现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因为秦的主力被他击败,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所以入关后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立即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等待他来处理,便放弃了进攻打算。更由于自矜功伐,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所以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这种“不忍”之心甚至使他对樊哙采取了格外宽容的态度:樊哙没有资格与会,本可以叱出,但他理解樊哙的心情,反而赐酒。樊哙陈词,虽有指责的话,但又把他看得比怀王更高,有“求赏”之意,都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他内心有愧而“未有以应”,于是优礼有加,赐樊哙坐。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虽一时成功,最后终不免于失败。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曾这样评论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本文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刘邦的形象也写得很生动。去鸿门“谢罪”,虽有项伯居中调停,其实是身入虎穴,命运难卜,但非此不足以平项羽之怒,仍如约而往;回到军中,“立诛杀曹无伤”,从这些事能看出他的坚决果断。他一向待人傲慢,这一回又是“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在宴会上屈居下座,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这又表现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至于他的狡诈多端,从骂鲰生、拉拢项伯、骂告密人等细节中,都表现得很明显。

  三、写作特点

  1.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个问题: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这些,上面已有分析。这里附带说说樊哙。樊哙在危急的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表现了极大的勇敢。但入帐后的种种行动都是有礼有节的,先“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以引起项羽注意;项羽赐酒,他先拜谢,然后站着喝,随后连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机讥讽项王,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羽之意,这又说明他粗中有细。

  2.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

  ●解题指导

  一、本题意在使学生把握课文整体内容,要结合刘、项矛盾的发展过程来分析。

  1.参考答案见“课文说明”。

  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讨论中无妨运用假想的结果(例如杀了刘邦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来启发学生。

  讨论此题,不可不联系当时的政治背景,要鼓励学生课外读一点有关历史资料,水平高一些的学生也可读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有关的部分。

  3.本题也是开放性的,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1)主要决策人(项羽、刘邦)的素质有何差别?(2)各方决策层的成员能否保持一致?

  二、本题以填写课文原句为主,意在让学生记住这些句子,作为背诵的支撑点,因而只涉及第3、4两段的内容。也要求作一点分析,目的是使学生粗知其意。

  1.“臣与将军??臣战河南”;“然不自意??于此”;“今者??与臣有”。讨好项羽,平息项羽的愤怒。

  2.“君王为人不忍”,“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同意舞剑,但不主张杀死刘邦,从下文写项伯起舞他不加制止可以看出。

  3.“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表明即使刘邦王关中也是合法的,然而刘邦不这样做,这是对项羽极大的尊重。“劳苦而功高??之续耳”。

  三、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文言词语的不同义项。

  四、见“译文”。

  ●教学建议

  本文在教学的总体设计上,应以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但若处理得不恰当,例如分析内容而忽视了它的背景,或者讲述背景过多致使学生注意力没有放在课文上,则二者之间就会出现矛盾。讲背景的一个可行办法是用列表方式将课文中的有关注释连成一体,并略作补充(详见“有关资料”),使学生获得明晰的史的观念。

  下面再提几点设想,仅供参考:

  1.本文是叙事作品,多数语句一看就懂,用不着逐句译成现代汉语;诠释难句,也当依靠上下文意,不搞机械的文白对译。

  2.不宜讲古汉语常识。惟一例外是,在诵读人物对话时可就虚词与语气表达的关系作简短的提示,使学生能涵泳乎其中。

  3.熟记史实特别是熟记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对话,是进行探究式讨论的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就必须多诵读几遍,对篇中人物对话中含有决策意味的语段应当要求学生强记──这种强记不可跟幼童的机械记忆混为一谈,它可以迅速转为理解记忆,因而应予提倡。在练习诵读过程中,教师最好能作示范诵读并就内容作一点提示或评论,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史实。

  4.课文练习一中的第2、3小题都可以作为讨论题目。除此而外,教师也可自拟新题,例如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里,无妨让学生读读苏轼的《范增论》或《留侯论》,谈谈对这两个人物的看法。

  ●有关资料

  一、译文

  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

  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相,珍宝全都占有了。”项羽大怒,说:“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10万,驻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山东的时候,贪恋钱财货物,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友好。张良这个时候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死在一起。”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全部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都告诉项王。”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不合道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刘邦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并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过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不熟的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乘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走,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沛公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再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再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了曹无伤。

  二、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着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省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着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

  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并派兵把守函谷关;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附:

  秦汉之际大事记

  (表中按当时以10月为岁首记事)

  前209年

  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前208年

  12月陈涉死。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9月怀王遣项羽北救赵,遣刘邦西击秦。

  前207年

  10月秦将章邯破邯郸。11月项羽渡河,12月大破秦军。7月章邯投降项羽。8月秦二世为赵高所弑。9月子婴为秦王。

  前206年

  10月子婴投降刘邦。12月刘、项会于鸿门。4月戏下之会,会后刘邦迁南郑。

  前205年

  4月刘邦合诸侯兵伐羽至彭城,羽以3万兵破汉兵56万。5月刘邦逃至荥阳。

  前204年

  4月项羽围刘邦于荥阳。7月刘邦逃离荥阳。

  前203年

  9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02年

  10、11月用张良、陈平计追项羽,大败。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

  四、补充注释

  1.范增(前277—前204)

  居(今安徽桐城南)人,素家居,好奇计。项梁(项羽叔父)起兵后,他前往劝说项梁立楚王后裔为楚怀王。秦军围赵时,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渡河救赵。行至安阳,停四十余日不进,项羽乃杀死宋义,夺其权,率军渡河,大破秦军。

  项羽由是为诸侯上将军,范增成为他的主要谋士。刘邦甚忌范增,乃用反间计;项羽疑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离去,中途病死。

  2.臣为韩王送沛公。

  张良曾劝说项梁立韩成为韩王,韩王用张良为申徒。刘邦沿河南西进击秦,中途经韩,张良引兵从刘邦。戏下之会后,刘邦被迫迁汉中,乃遣张良归韩。后韩王为项羽所杀,张良抄小路逃往汉中,成为刘邦的主要谋士之一。

  3.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五、司马迁论项羽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后“太史公曰”)

  六、《汉书·高帝纪》记鸿门宴刘邦逃席事

  有顷,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置车官属,独骑,樊哙、靳强、滕公、纪成步从,间道走军。使张良留谢羽,羽问:“沛公安在?”曰:“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去,间至军,故使臣献璧。”羽受之。又献玉斗范增,增怒,撞其斗,起曰:“吾属今为沛公虏矣!”

  七《鸿门宴》评析(李知文、刘永章)

  《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天下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因此,《鸿门宴》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

  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在公元前209年7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战旗一举,应者云集,反秦怒涛遍及中原。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刘邦和项羽,也于同年9月起兵江东(今江苏吴、沛),被卷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吴广、陈胜相继牺牲,“世世楚将”

  的项梁,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公元前208年9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统帅南路军先于项羽入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今陕西长安县的白鹿原);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无内诸侯”。11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的项王营),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为何两支反秦势力,突然剑拔弩张,互相厮杀起来?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原来,刘、项各自都有南面称孤之心。想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也曾颇为自负地说过:“彼可取而代也!”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果然,秦王朝覆灭后,刘、项之间的矛盾便逐渐趋于激化。刘邦先入咸阳后,本来“欲止宫休舍”,只是听了张良“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留侯世家》)的劝诫,才“还军霸上”。但离咸阳之前,极力制造“吾当王关中”的舆论,以期得到父老、豪杰的支持。后又采纳鲰生的意见,“距关”,这表明刘邦做关中王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而项羽对关中王也早就馋涎欲滴,又有四倍于刘邦的兵力,故骄横不可一世,宁可负约也要把关中据为己有。因此,刘、项之间大规模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势不可免。《鸿门宴》便是“楚汉相争”的第一个回合。

  (二)

  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楚汉相争”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这个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

  “鸿门宴”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这样的具体矛盾:刘、项因争夺关中王产生了不共戴天之仇,军事力量处于劣势的刘邦,宴会前,面临大军被击溃的危机;宴会中,又可能遭受杀身之祸。然而刘邦却竭智逞才,随机应变,转危为安,变被动为主动,向着他既定的目标跨出了一大步。故事情节即围绕这一线索循序展开,忽张忽弛,跌宕有致,引人入胜。

  一开头是战云密布。项羽胜利结束大破秦军主力的“钜鹿之战”以后,于公元前206年11月西行来到函谷关。不料大军受阻,又闻刘邦已破咸阳,继而又得到刘邦部将左司马曹无伤关于“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真如火上加油,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接着又有谋士范增对刘邦“其志不在小”的分析和“急击勿失”的建议,使气氛更趋紧张;再加以项羽的叔父项伯连夜私见张良,密告军情,刘邦闻之“大惊”,仿佛两军即将展开一场厮杀,令读者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然而,一夜之间空气骤变。这是由于刘邦在此千钧一发时刻,采纳谋士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并针对项羽慕虚名的思想弱点,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诈称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的缘故。项伯这一微妙角色,不但“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而且竭

  力为刘邦说情:“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对其“亲信”项伯的话竟丝毫不疑,当即“许诺”,紧张的临战气氛便开始缓和。但是,毕竟项羽与刘邦尚未见面,项羽的诺言似乎未可全信。

  刘、项晤面,项羽“因善遇之”,与之同饮。但实际上,主宾各怀计谋。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时而紧张,时而和缓,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整个“鸿门宴”的情节,大体可概括为三起五落。

  三起: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气氛始趋紧张,一起;项羽因为没有察觉项伯徇私通敌,完全相信了项伯的劝告及刘邦的表白,“默然不应”。而主张“急击勿失”的范增不肯罢休,离席叫项庄进来以舞剑为名,企图“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于是宴会顿时充满杀机:读者眼前,项庄和项伯拔剑对舞,一攻一守,心照不宣,气氛更趋严峻,二起;张良如坐针毡,离宴找樊哙告急,樊哙撞倒守门卫士,闯宴怒视项羽,项羽“按剑而跽”,此时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紧张的气氛达于极点,伴随刀光剑影而发生的血肉横飞的事件似乎已不可避免,三起。可是,事情却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紧张的气氛竟逐步缓宕下来。

  五落:项羽对于贸然闯宴的樊哙不但不怒,反而赞樊哙为“壮士”,读者的心弦稍觉松动,一落。接着,樊哙又锋芒毕露地指斥项羽,颂扬刘邦,其调子虽然是刘邦语言的翻版,却比刘邦要尖锐得多,但“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刘邦与樊哙配合之默契,使项羽更加相信刘邦无意做关中王,读者的心弦又进一步松弛,二落。但是,杀机仍未彻底消除,身处“鱼肉”地位的刘邦坐不安席,机警地托词离宴,樊哙、张良会意随出,宴庭内外一片动乱,司马迁描述却有条不紊,使读者的视线在宴庭内外不断移动变化:庭外,“宾客”刘邦与群臣紧急策划脱身之计;庭内,“主人”项羽与左右还不知道,于是“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气氛张中有弛,三落。情节继续发展:庭外,刘邦轻骑简从,抄小路脱身回营;庭内,张良献礼,项羽“受璧”,四落。此时范增的全盘计划被打乱,因此,范增受玉斗后,“拔剑撞而破之”,满腹怨恨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一很有见地的预言,完全为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宴会”至此结束,刘、项冲突暂时转为平缓,五落。

  (三)

  鲁迅高度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的确,司马迁不但是伟大的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语言巨匠。从对“鸿门宴”这场政治斗争的描写,我们即可窥见一斑。

  首先,作者善于通过激烈的矛盾斗争刻画人物性格。“鸿门宴”从始至终充满矛盾,推波涌澜,扣人心弦。开头是黑云压城,杀机四伏,可是刘邦假意向项羽谢罪,紧张气氛骤趋缓和;待到项庄拔剑起舞,刀光剑影充盈宴厅,气氛又趋紧张;等到樊哙拥盾强行入军门,项羽按剑而跽,则把矛盾推向高潮。接着刘邦离席、逃跑,张良留谢,气氛逐渐缓和。作者正是在如此紧张急迫、剑拔弩张的斗争中,通过每个人物的具体表现(语言、行动、神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政治集团里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例如,项

  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立刻大怒,简直是怒不可遏;但第二天见到刘邦谢罪,却洋洋自得,并脱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樊哙尖锐的指斥,竟未能引起他的反感;听说刘邦逃走,也仍处之泰然,这充分显示了项羽简单暴躁而又刚愎自用的性格。相反,刘邦听到项伯密报军情,马上紧急研究对策,第二天亲赴鸿门假意屈从,听项羽说出曹无伤之后不动声色,樊哙闯宴后,趁气氛稍缓之机托词离席,命张良留谢,不辞而逃,后又断然诛曹无伤。这一系列言行,充分显示了刘邦机敏精细,能谋善断的性格。此外,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鲜明对比,形象栩栩如生。

  其次,语言精练生动,绘声绘色,常常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出人物的突出个性。例如,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壮威严;项庄的话,似巧实拙。描写场景则犹如目睹。例如写樊哙闯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一紧张场面的描绘着墨虽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心情顿感紧张。又如,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三言五语,就把宴会上杀气腾腾的场面勾画得动人心魄。南宋人刘辰翁曾赞扬这段文字说:“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这是对《鸿门宴》作者艺术功力极其中肯的评语。《鸿门宴》中的一些语言,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劳苦功高”等等,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而“鸿门宴”则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

  (选自《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篇七: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人格分析

  作者:刘水强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4年第09期

  《鸿门宴》这篇课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析人物性格,更准确地说是通过文中的词汇来分析人物的性格。《鸿门宴》中的词汇,用得极其简洁准确,又极其生动传神。从中,也反映了刘邦和项羽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征。

  一、从描述言行的词汇看刘、项人格

  先说项羽,他听了曹无伤告密,即刻大发雷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即是明天一大早。这说明项羽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这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甚远。“击破”,说得轻松,表明项羽自负轻敌。当日深夜,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许诺。真可谓朝令夕改,毫无主见。及至次日,刘邦前来谢罪,刚说到“今有小人之言——”项羽随即接住话题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项羽指名道姓公开点明情报是曹无伤说的。可见其头脑简单,胸无城府。

  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剑”,用手握住剑柄。“跽”,挺直身子长跪,做好随时起身防御的姿势。此时,叱咤风云的项羽见了樊哙也畏惧三分。于是,连称“壮士”。又赐酒又赐猪腿,又问“能复饮乎?”项羽的话说得太多了,竞让樊哙借题发挥,引来责问,讨个没趣。

  再说刘邦,他在二次危急关头,说了三次“奈何?”着实惊慌。可是,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问计。见了项伯,“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一个“奉”字,使人想象到刘邦双手举杯的一副谦恭模样。“约”,结。结为亲家。好一个刘邦。这是带有联盟性质的政治婚姻。他抓住机遇,抓住关键人物了。于是,他已有几分胆量于次日拜访项王当面做解释了。“——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好一个“不自意”,轻描淡写、轻声细语,“我不曾料想到”。甜言蜜语,巧妙开脱。

  脱逃的机会终于来了。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项营之前交代张良,强调二点:一是“公为我献之”。“之”,代词,指玉器。二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乃”,才能。然后,刘邦等人急忙就近抄小路逃之夭夭。刘邦委实老谋深算!三管齐下,争取时间、稳住项王、抄近逃命。世界上没有别的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只有保全了性命,日后才能夺权当皇帝啊。

  二、从描述态度的词汇看刘、项人格

  1对人的态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项羽对待亚父范增,其实好不到哪里。在未曾征求范增意见的情况下,即下令“击破沛公军”。到了当夜,在首席参谋范增不在场的时候,又许诺项伯,取消军令。少年气盛,难免有一言堂之嫌。可是刘邦就不同了,他对谋士张良,先谦称为“君”,后尊称为“公”。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难怪张良死心塌地地为刘邦卖命。

  2对事的态度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数目”,多次使眼色。“示之者三。”多次举玉示意。可是,“项王默然不应。”闭口不答。没有表态也是一种态度,表示不能决断。真不知项羽是喝醉了酒还是本来就不那么清醒,听了樊哙一番虚褒实贬的言语,“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此时,客气得可爱!刘邦逃脱了,张良留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如果说,项羽对范增多次示意没反应,那是失察;那么,对樊哙的责问没反应,则是失策;对刘邦逃脱没反应,则是失控,是严重的失误。从此,项羽由主动转为被动。由此可见,项羽缺乏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相反,刘邦则由被动转为主动。他首先笼络项伯,接着蒙蔽项王,最后留下张良善后。终于,虎归深山。整个事态发展过程,显示了刘邦因势利导、善于把握、化险为夷的智慧。

  3对物的态度

  文中提及三块玉器——玉玦、玉璧、玉斗。关联到三个人物——范增、项羽、刘邦。并由此产生了三对衬托对比关系,从他们对待玉器的不同态度中,也可看出刘、项的人格特征。

  范与范。范增“举所佩玉玦”。“玉玦”是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这么一块不很值钱的玉玦,尚且随身佩带,可见范增喜爱玉器。但是后来“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破口大骂。玉斗是一种名贵的酒器,且有奉觞上寿之意,实在是吉祥的好东西。可范增不领情——料定不久即当俘虏,还谈什么健康长寿?

  范与项。范增的态度与项羽相反,范增看出问题的实质。项羽的表现与范增大不相同,他接受了玉璧。玉璧在古代是有特殊含义的玉器,是君王权力的象征。谁得到玉璧,谁就意味着当帝王。项羽受璧,那是虚荣,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项羽在这一点上,当然比不上刘邦聪明,刘邦懂得人比物更重要。

  刘与项。刘邦为了活命,决然将玉璧献给项羽,好让项羽飘飘然。刘邦心里明白:加大力度积蓄力量,日后打败项羽,到时玉璧还是我的——暂时让你晚上抱着玉璧做梦去吧。

  三、从描述属下的词汇看刘、项的不同人格

  不论是打天下还是坐天下,历来都要依靠枪杆子、笔杆子、领导班子。刘、项不同的领导班子,反映了二人不同的人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项伯和范增,都是项营领导班子中的重要人物。可是,范增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已经强烈表示不能与项羽共事了。观念分歧,关系分裂已经公开化了。而项伯,早已为了个人友谊坏了项羽大事。在宴会上,“常以身翼蔽沛公”。这说明刘邦的政治婚姻起了作用。项伯是班子中的重要人物,又是项羽的叔父,地位和身份重要而又特殊,一旦出了问题,危害就更严重。项伯和范增的出轨,说明项羽这个核心人物缺乏凝聚力。

  与项营分裂松散的班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刘营的班子却表现出同心协力。

  同样是谋士,张良发挥了巨大作用。先是“具告沛公”,向刘邦通报了重要信息,继而出谋献策,引见项伯,离间项营中的班子成员。在宴会上又见机行事,至军门见樊哙,招其入帐保护沛公。最后,沛公让其留谢项王。他一声“谨诺。”有谋有勇、临危不惧,对刘邦忠心耿耿。

  樊哙职位不高,但他的作用不小。当他听说情况危急时,当即说:“臣请入,与之同命。”“之”,代词,指沛公。但见情真处,最是危难时,可知樊哙与刘邦同呼吸共命运。

  张良和樊哙的表现,也反映了刘邦确有吸引人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刘邦属智谋人格,项羽属武雄人格。两人人格的不同,其实是思维的差异。刘邦的思维是帝王思维,为了夺取皇位,维护权力和权益,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思维的差异,其实又是阅历的差异。项羽起事时,年方二十四岁,自刎乌江时,年仅三十一岁,到底缺乏思维力的最基础的因素——阅历。而刘邦当时已经五十六岁了。

  历史事实证明了项羽当不了皇帝,也证明了项羽并非综合素质优秀的将军。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其结果只有胜败之分。有英雄,有失败。但没有失败的英雄。所以,项羽雄而不英。

篇八: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鸿门宴,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文萃》2017年第19期

  □宫春科

  公元前208年9月,按照楚怀王让刘邦和项羽分兵两路的策略,刘邦从河南永城出发,发起进军秦都咸阳之战,一路上,刘邦采纳张良和郦食其等谋士避实就虚、迂回前进的策略,一路所向披靡,先后攻取陈留、武关,特别是智取潼关之后,秦王子婴开城投降,刘邦获取咸阳,秦朝灭亡,这就是刘邦灭秦的咸阳之战。

  虽然这一系列战争构成的咸阳之战异彩纷呈,可圈可点,而且是强秦灭亡的标志,然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对此役的忽略,让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被看做是项羽沽名钓誉、妇人之仁,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从而留下千古遗憾。如此重鸿门宴而忽视咸阳之战,实际上是因果颠倒,而重新审视咸阳之战的作用,会让我们对鸿门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咸阳之战

  道隐无名

  咸阳之战的作用不能被抹杀。咸阳被攻破,已经恢复秦王之称的实际统治者子婴向刘邦投降,标志着秦的灭亡。灭亡强秦的是刘邦而不是项羽,这是不争的事实。刘邦大军进入秦都咸阳,在萧何的建议下,刘邦拿走了包含山川地志和人口户籍的各种看似不起眼的典籍,在后来的战争及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中发挥的作用绝非秦都的珠宝黄金所能替代的。而刘邦进咸阳,善待降民百姓,约法三章,得到关中民心这才是最大的实惠。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古到今,从中到外,都是如此,毋庸置疑。

  攻破咸阳的灭秦之战为何被忽视。咸阳之战被忽视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认为刘邦赢得太容易,是项羽在巨鹿吸引并消灭了秦军的主力才让刘邦大军钻了空子,刘邦的胜利实乃运气使然,不值得夸耀。没有项羽的胜利不可能有刘邦的胜利,刘邦只是投机者,项羽才是实干家。虽说刘邦胜了,却是胜之不武,就像中了彩票的暴发户。而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被看做类似的暴发户有很多,当时天下共主的楚怀王,推翻王莽建立东汉前的更始帝,还有元末农民起义中的小明王韩山童等等。明面上你死我活的战争和暗面中的权力斗争交织,都不是仅靠幸运就能够持久的,反而会招来杀身之祸,刘邦能身经千生万死,建立巩固西汉,仅凭运气是无法做到的。

  刘项分兵不完全是厚此薄彼。刘邦项羽分兵两路,刘邦攻咸阳,项羽救赵打巨鹿之战不完全是楚怀王厚此薄彼。救赵迎战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是硬骨头,而进军咸阳也并非软柿子。虽说项羽遇到的是秦军主力,项羽军队有强悍的战斗力,但与秦军主力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况且战前还没有限制秦军主力自由的力量。也就是说,刘邦攻打咸阳,秦军主力是可以避免和项羽作战而回救咸阳的。咸阳是秦首都,秦并没有对其失去指挥权,秦都若真遭遇危险,绝对会调其主力回救的。

  但为何没有调回主力?是因为关中地势险要,函谷关、潼关等是古今易守难攻之地,秦军有把握据险而守,防止重蹈围魏救赵的覆辙。可以想象,若将刘邦和项羽互换,凭项羽的高调激进作战风格,无论是哪个方向,都会招来秦军主力的严阵以待、全力相拼。项羽很有可能会在潼关天险遭遇秦军主力,秦军凭借地利人众捍卫首都的危局必然殊死相拼,项羽破关进入咸阳的难度绝对不会小于巨鹿之战。而刘邦的部队仍有可能避实就虚、乘虚而入,先入咸阳。

  被小看的潼关之战是不战而胜的大手笔。秦朝的统治者小看了刘邦的实力,忽视了刘邦的智慧,当然更没有“堡垒是最容易被从内部攻破”的觉悟。固若金汤的咸阳屏障潼关,一夫当

篇九: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和领导力分析

  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项羽、刘邦作为争夺天下的两位英雄,其性格对战争的结果有何影响、对其领导能力有何影响、对于当今企业的管理有

  何启示,都是值得分析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

  第一、作为一个领导者,两人都胸怀大志。

  秦始皇巡游天下,经沛县,刘邦

  叹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一个好酒及色、不事生产的汉子说出这话实在

  令人刮目。到了楚地时,项羽观看时候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

  ”作为一个领

  导者,首先要有高成就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激因素。

  只有具备强烈的动机,才能激励一个管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突破。

  第二、两人都不甘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当年进攻秦都的两路义军同时

  出发,刘邦先入关,但“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作为对比,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姓名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由此观之,二人皆不甘平凡,胸怀大志。

  第三、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逆境中又过分自卑。刘邦在几次打败之后

  欲自尽了事,都是左右劝谏而止,而项羽最后放弃了回归江东,东山再起的机会,选择了自刎而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两者在性格上及处事的差异则更为明显。

  第一、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反观刘邦,则是能忍能退,随机应变。

  陈平用反间计,项羽就对范增生出疑心,《史记》载“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

  项王。在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被项羽的进攻的质问,项羽出卖了自己的亲信曹无伤,《史记》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后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项羽一句话断送了自己的眼线。而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

  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

  统解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

  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

  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

  后来又在势

  单力薄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亲赴鸿门宴,委曲求全。

  第二、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

  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

  项羽虽能与士兵同吃同睡,帐下不

  缺乏人才和谋士,但独信亚父范增之言。韩信原从项羽,但不能人尽其才,而后

  归于汉王刘邦;陈平原亦为项羽谋士,终不为所用转而投汉王。刘邦则相反,手

  下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

  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史记》载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

  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

  邦有自知之明,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

  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充分信任

  部下的能力并且正确地发挥他们的才干。

  第三、项羽目光短浅、缺少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刘邦目光长远、胸有城府。

  如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

  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劝项羽都关中,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都以霸”。他

  ”

  却要满足自己那浅薄的虚荣心,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更要命的是,将关中拱手让给刘邦,这使他失去了极好的战略后方。刘邦虽然“不

  事生产,好酒及色”,是街头无赖形象,却能为了大业舍小求大。“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第四、项羽赏罚不明,吝啬财物官职,将士多有不满。而刘邦赏功罚过,将士甘效死命。项羽定鼎关中后,分封天下诸侯,不以功劳大小分封,而是以亲

  疏论功封王,诸侯多有怨气。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

  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杀之以正军心。反观刘邦,帐下大将各得其所,功

  过赏罚分明,并不吝啬财物官职,立功便财务官职加封,有过则贬斥,进军过程

  中将士士气高昂。同时刘邦还善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

  一时,许多武将不服,但刘邦一言以安抚之。

  总的来说,项羽有勇无谋、为人自负、目光短浅、任人唯亲、赏罚不明,可

  以说是一个真性情的莽夫英雄。而刘邦则是城府极深、能伸能屈、知人善用、赏

  罚分明,是诡计多端的政治家

  最后说说两者领导能力的差异和结果。

  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用人。两者对人才的激励模式不同,是导致人才能否

  归附的根本原因。刘邦可以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

  刘

  邦首先有自知之明,其次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才的最

  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象张良、萧何、韩

  信这样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为其服务,这是刘邦成功的保证。反观项羽,不但偏倚

  亲信,还对范增的才能见识不能善加利用,最终导致范增愤而辞职,这是其失败

  的重要原因之一。项羽原来的盟友、下属、如黥布、彭越、田荣等,至原后都全

  部反叛他,可见他在用人、控制上比刘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领导,很重要

  的一项工作就是带队伍,不能识人用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决策也很重要。比较刘邦、项羽两个人,在这

  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项羽,可以称之为好名而无断,最关键的鸿门宴,如果项羽能够听从范增的建议干掉刘邦,历史就会改写。再看刘邦,在逃跑时能

  将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车,面对老父在敌人手里,竟能说出“则幸分我一杯羹”。

  我们都会认为刘邦这家伙没有人味,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刘邦这人目标明确,决策果断,为了目标不惜牺牲。项伯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且为天下者不顾

  家”,这可以解释为何刘邦能够做出如此绝情的决策。第二个方面,决策时有舍

  才有得。从项羽攻破关中后对于定都关中的态度和刘邦截然不同,也可以看出而

  “见

  人的成败是必然的。项羽对于关中这个“可都以霸”的形胜之地的态度是,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

  之者!’”。而刘邦在过沛做大风歌时,真情流露,“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

  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由此

  可见,二人都有严重的故乡情结,但是二者的高下就比较出来了。刘邦为了江山

  社稷,可以放弃对故乡的思念,而项羽只顾追求舒适和显要,却放弃了称霸的机

  会。所以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仔细权衡,分析利弊,目标明确,有舍有得,才

  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三,从二人称霸后面临诸侯的反叛时所应对的比较来看,也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项羽面对反叛,经常是忽左忽右,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

  刚镇压,那

  边又起事。再看刘邦,首先是稳固后院,然后稳扎稳打,把对方灭掉

  才完事,决不允许死灰复燃的事情。从这方面来看,刘邦的组织和决策能力都超

  过了项羽。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要避免激情决策。

  最后,项羽的匹夫之勇和刘邦的百折不挠,也是二人领导力方面差别的一

  个很重要的内容。从项羽来看,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破釜沉舟成为其胜利的经典。

  最后垓下被围,项羽率二十八骑冲突敌营,斩将夺旗,是个典型的英雄。但是,其人过于简单粗暴,经常出现屠城、坑杀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被动。当

  有机会过江东时,如果能够忍一时之辱,未必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说,过钢易折。而刘邦,可以说屡战屡败,父母妻子落入敌手都不放弃。约法三章收

  关中人心,明修栈道安度陈仓以击楚,最后终于成就了霸业。所以,作为一个领

  导者,不能有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做事,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努力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刘邦和项羽,或许都是乱世英雄,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显然刘邦更合格

篇十: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和领导力分析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项羽、刘邦作为争夺天下的两位英雄,其性格对战争的结果有何影响、对其领导能力有何影响、对于当今企业的管理有何启示,都是值得分析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

  第一、作为一个领导者,两人都胸怀大志。秦始皇巡游天下,经沛县,刘邦叹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一个好酒及色、不事生产的汉子说出这话实在令人刮目。到了楚地时,项羽观看时候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有高成就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激因素。只有具备强烈的动机,才能激励一个管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突破。

  第二、两人都不甘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当年进攻秦都的两路义军同时出发,刘邦先入关,但“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作为对比,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由此观之,二人皆不甘平凡,胸怀大志。

  第三、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逆境中又过分自卑。刘邦在几次打败之后欲自尽了事,都是左右劝谏而止,而项羽最后放弃了回归江东,东山再起的机会,选择了自刎而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两者在性格上及处事的差异则更为明显。

  第一、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反观刘邦,则是能忍能退,随机应变。陈平用反间计,项羽就对范增生出疑心,《史记》载“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在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被项羽的进攻的质问,项羽出卖了自己的亲信曹无伤,《史记》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后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项羽一句话断送了自己的眼线。而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后来又在势

  单力薄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亲赴鸿门宴,委曲求全。

  第二、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虽能与士兵同吃同睡,帐下不缺乏人才和谋士,但独信亚父范增之言。韩信原从项羽,但不能人尽其才,而后归于汉王刘邦;陈平原亦为项羽谋士,终不为所用转而投汉王。刘邦则相反,手下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史记》载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有自知之明,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充分信任部下的能力并且正确地发挥他们的才干。

  第三、项羽目光短浅、缺少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刘邦目光长远、胸有城府。如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劝项羽都关中,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都以霸”。他却要满足自己那浅薄的虚荣心,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更要命的是,将关中拱手让给刘邦,这使他失去了极好的战略后方。刘邦虽然“不事生产,好酒及色”,是街头无赖形象,却能为了大业舍小求大。“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第四、项羽赏罚不明,吝啬财物官职,将士多有不满。而刘邦赏功罚过,将士甘效死命。项羽定鼎关中后,分封天下诸侯,不以功劳大小分封,而是以亲疏论功封王,诸侯多有怨气。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杀之以正军心。反观刘邦,帐下大将各得其所,功过赏罚分明,并不吝啬财物官职,立功便财务官职加封,有过则贬斥,进军过程中将士士气高昂。同时刘邦还善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一时,许多武将不服,但刘邦一言以安抚之。

  总的来说,项羽有勇无谋、为人自负、目光短浅、任人唯亲、赏罚不明,可以说是一个真性情的莽夫英雄。而刘邦则是城府极深、能伸能屈、知人善用、赏

  罚分明,是诡计多端的政治家。

  最后说说两者领导能力的差异和结果。

  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用人。两者对人才的激励模式不同,是导致人才能否归附的根本原因。刘邦可以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刘邦首先有自知之明,其次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象张良、萧何、韩信这样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为其服务,这是刘邦成功的保证。反观项羽,不但偏倚亲信,还对范增的才能见识不能善加利用,最终导致范增愤而辞职,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项羽原来的盟友、下属、如黥布、彭越、田荣等,到最后都全部反叛他,可见他在用人、控制上比刘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领导,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带队伍,不能识人用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决策也很重要。比较刘邦、项羽两个人,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项羽,可以称之为好名而无断,最关键的鸿门宴,如果项羽能够听从范增的建议干掉刘邦,历史就会改写。再看刘邦,在逃跑时能将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车,面对老父在敌人手里,竟能说出“则幸分我一杯羹”。我们都会认为刘邦这家伙没有人味,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刘邦这人目标明确,决策果断,为了目标不惜牺牲。项伯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这可以解释为何刘邦能够做出如此绝情的决策。第二个方面,决策时有舍才有得。从项羽攻破关中后对于定都关中的态度和刘邦截然不同,也可以看出而人的成败是必然的。项羽对于关中这个“可都以霸”的形胜之地的态度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而刘邦在过沛做大风歌时,真情流露,“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由此可见,二人都有严重的故乡情结,但是二者的高下就比较出来了。刘邦为了江山社稷,可以放弃对故乡的思念,而项羽只顾追求舒适和显要,却放弃了称霸的机会。所以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仔细权衡,分析利弊,目标明确,有舍有得,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三,从二人称霸后面临诸侯的反叛时所应对的比较来看,也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项羽面对反叛,经常是忽左忽右,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

  刚镇压,那边又起事。再看刘邦,首先是稳固后院,然后稳扎稳打,把对方灭掉才完事,决不允许死灰复燃的事情。从这方面来看,刘邦的组织和决策能力都超过了项羽。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要避免激情决策。

  最后,项羽的匹夫之勇和刘邦的百折不挠,也是二人领导力方面差别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项羽来看,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破釜沉舟成为其胜利的经典。最后垓下被围,项羽率二十八骑冲突敌营,斩将夺旗,是个典型的英雄。但是,其人过于简单粗暴,经常出现屠城、坑杀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被动。当有机会过江东时,如果能够忍一时之辱,未必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说,过钢易折。而刘邦,可以说屡战屡败,父母妻子落入敌手都不放弃。约法三章收关中人心,明修栈道安度陈仓以击楚,最后终于成就了霸业。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有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做事,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努力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刘邦和项羽,或许都是乱世英雄,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显然刘邦更合格。

篇十一: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形象分析

  项羽与刘邦在历史的烽火台上演绎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项羽、刘邦不同性格特点造成的必然。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节选了《鸿门宴》一文。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刘邦两个中心人物的性格,为两人以后的命运谱写了前奏曲。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帮助同学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以一斑窥全豹,看出楚汉之争刘胜项败的必然结果,充分理解养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

  在观看秦始皇出巡场面时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的项羽,虽然英勇善战、威猛无敌,但他的性格有明显的缺陷。鸿门宴中便暴露出头脑简单、寡谋轻信、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

  “鸿门宴”以前。秦的主力被项羽击败,各路诸侯都听命于项羽。承认他的“霸主”地位。但刘邦先破咸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面对军情密报,本应与谋士细商对策,全盘应对。但项羽却勃然大怒,一人独断“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他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暴露无遗。鸿门宴上,当刘邦向项羽道歉时,项羽毫无顾虑地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致使曹

  无伤被杀,自己失去了一条宝贵的军事机密来源渠道。项羽的头脑简单,处事草率,缺乏政治远见可见一斑。

  本来项羽手下第一谋士范增已为项羽定下了除掉刘邦的妙计,但项伯为刘邦的几句说情,就使得项羽“因善遇之”,“与之同饮”。范增在席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抓住机会,锄掉刘邦,而项羽“默然不应”。主张“急击勿失”的范增不肯罢休,导演了一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好戏,但项伯却拔剑与项庄对舞,庇护刘邦。项羽又坐视不管,失掉了杀掉刘邦的绝好机会。之后,樊哙撞倒守门军士。闯入军帐,项羽非但没有追究樊哙未得军令贸然闯帐之罪,在樊哙的一通指责之后。反而赐酒、赐肉,一番赞赏之意,早把范增除刘邦的谆谆忠言抛到脑后。使刘邦借机逃离宴席,安然无恙的回到自己的军营。听到刘邦不辞而别项羽理应发怒,马上派兵追捕,但他却无动于衷。范增辅佐项羽,既有军事才能。又深谋远虑,但项羽偏听偏信,坐失良机,使得君臣生怨。项伯本是项羽叔父,理应站在项羽一方。但与敌方勾结,为刘邦开脱罪责。并拔剑保护刘邦,项羽听之任之,不予追究。可见项羽不知人善任,寡谋轻信,刚愎自用。

  与项羽相反,刘邦却是坚决果断。机智权变。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并善于采纳正确意见。

  项伯连夜进见张良,密告军情,刘邦听后大惊,马上问

  计“为之奈何?”,他临危不乱,细心听取谋士的对策,虚心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对自己有利之人项伯,并约为婚姻。借项伯之口向项羽说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以消项羽火气,打消项羽戒心。刘邦善于用人,又善于拉拢人为己所用,心计智谋可见一斑。刘邦坚决果断如约赴宴,在宴席上向项羽谦卑谢罪,讨好项羽,并顺便套出内奸,不动声色。宴会上屈居下座,但不露怨言,安之若素,能屈能伸。宴会上,危机四伏,但张良巧妙安排,樊哙及时出场,一番高超演技,使项羽相信刘邦无意称王。显然,这是刘邦早已安排好的脱身之计。刘邦借气氛稍缓,找借口抽身离席,并轻身独骑从小路逃回军营。让张良留下稳住项羽。计划周密,步步化险为夷。赴鸿门宴虽是一招险棋,却以平安而归收局。从得知军情筹划对策到鸿门宴与项羽直接交锋,再到巧计脱身诛杀曹无伤,处处体现出了刘邦机敏精细,知人善任,能屈能伸的性格,与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以后夺得天下打奠定了基础。

  《鸿门宴》中,对刘邦一方上下同心。有勇有谋,化被动为主动的描写,凸显了刘邦的性格优势;项羽一方计划不周,缺乏配合,一意孤行,化主动为被动,使项羽性格上的缺陷毕现。总而言之,《史记》中,项羽从威震天下显赫一时走到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而刘邦从身份低微,兵少将寡走上一代帝王之尊,主要是由两个人的性格决定的。《鸿门

  宴》是刘项之争的起点,二人的不同性格已经预示了谁会得天下土地,百姓人心。

篇十二: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分析

  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此前,尽管其中的故事老是耳熟能详,但从未以领导力的观点去认真研读过。依照张教师的提示,又重读《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两卷,结合领导力课程中学习到的框架去分析琢磨,确实收成良多,有了更多的明白得和熟悉。中国传统的领导力学问绝对不弱于西方的理论,可能缺少总结和提炼的缘故吧,让咱们的知识传承缺少了一些系统性。

  读这两卷书,其实不只看到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行为,还有其他许多人的行为也值得咱们去深切的分析和试探。可是由于篇幅有限,在那个地址就只能重点讨论刘邦和项羽了。

  咱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异同点。

  第一,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需胸有大志。不管是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仍是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都表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领导者,第一要有高成绩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超级关键的内激因素。只有具有强烈的动机,才能鼓励一个治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冲破。

  第二,一个领导者要具有“大义名分”。这点在中国的治理中尤其重要。项梁和项羽的立楚怀王以收民望和刘邦的斩白蛇起义,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有阻碍力,第一有“大义名分”,他的权利来源第一要来自于职位权利中的法定权利。只有权利来源是合法的,才能有感召力,才能凝聚人心。在那个方面,当项羽杀义帝时,已经丧失了那个大义名分,我以为这是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缘故之一。

  作为一个领导者,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还有很多,篇幅所限就不分析了,那个地址重点分析二人领导力的方面的不同,并由此总结二人成败的缘故。

  第一,我以为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用人。刘邦能够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在用人方面,刘邦所说的一段话能够成为经典:“夫运筹策帷帐当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因此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因此为我擒也。”

  从这段话能够看出,刘邦第一有自知之明,第二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材的最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

  旁聚集了象张良、萧何、韩信如此一大量杰出的人材为其效劳,这是刘邦成功的保证。在刘邦冲击黥布时受伤后,对曹参、王陵、陈平、周勃谁能够为相的判定,更证明了刘邦的精湛。反观项羽,对范增的才能见地不能善加利用,最终致使范增愤而辞职,这是其失败的重要缘故之一。也能够看出,项羽比较刘邦,他身旁真是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材。另外,从文中能够看出,项羽原先的盟友、下属、如黥布、彭越、田荣等,到最后都全数反叛他,可见他在用人、操纵上比刘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领导,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确实是带队伍,不能识人用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第二,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决策也很重要。比较刘邦、项羽两个人,在这方面也存在专门大的不同。作为项羽,能够称之为宜名而无断,最关键的鸿门宴,若是项羽能够听从范增的建议干掉刘邦,历史就会改写。再看刘邦,在逃跑时能将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车,面对老父在仇敌手里,竟能说出“那么幸分我一杯羹”。咱们都会以为刘邦这家伙没有人味,但从另一方面也能够说,刘邦这人目标明确,决策果断,为了目标不吝捐躯。项伯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这能够说明为何刘邦能够做出如此绝情的决策。第二个方面,决策时有舍才有得。从项羽攻破关中后关于定都关中的态度和刘邦截然不同,也能够看出而人的成败是必然的。项羽关于关中那个“可都以霸”的形胜之地的态度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缺,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而刘邦在过沛做大风歌时,真情流露,“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由此可见,二人都有严峻的故乡情结,可是二者的高低就比较出来了。刘邦为了江山社稷,能够舍弃对故乡的想念,而项羽只顾追求舒适和显要,却舍弃了称霸的机遇。因此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认真衡量,分析利弊,目标明确,有舍有得,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三,从二人称霸后面临诸侯的反叛时所应付的比较来看,也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项羽面对反叛,常常是忽左忽右,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刚镇压,那里又起事。再看刘邦,第一是稳固后院,然后稳扎稳打,把对方灭掉才完事,决不许诺死灰复燃的情形。从这方面来看,刘邦的组织和决策能力都超过了项羽。因此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要幸免激情决策。

  其三,项羽的勇气和刘邦的坚决不移,也是二人领导力方面不同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项羽来看,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破釜沉舟成为其成功的经典。最后垓下被围,项羽率二十八骑冲突敌营,斩将夺旗,是个典型的英雄。可是,其人过于简单粗鲁,常常显现屠城、坑杀的情形,如此就造成了很多的被动。曾经还想简单的和刘邦单挑定输赢,而被刘邦嘲笑。当有机遇过江东时,若是能够忍一时之辱,未必可不能有东山再起的机遇。因此说,过钢易折。而刘邦,能够说屡战屡败,父母妻子落入敌手都不舍弃。约法三章收关中人心,明修栈道安度陈仓以击楚,最后终于成绩了霸业。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有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要依托团队的力量做事,要不怕失败,坚决不移,尽力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最后,不能不说的一点,我以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仍是需要一点运气的。这点我感觉也是比较重要的。鸿门宴前竟然有项伯通风报信,彭城取胜被围时又遇上大风,从而能够逃脱。这些运气其实也是成功者的领导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项羽最后迷路时,老农指路竟然让其“陷大泽中”,若是不是这次冲击,恐怕项羽也可不能发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感叹了。

  刘邦和项羽,在我以为都是英雄,可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显然刘邦更合格。若是说评判二者的绩效,从成王败寇的角度考虑,固然是刘邦的绩效更高。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千古以来,喜爱项羽超过刘邦的人也众多,因此评判一个领导者的绩效,也不能完全看当期,还应该尽可能望久远,这也是一个领导者应当注意的地址。固然,咱们相信太史公作为史官的公正,但考虑其所处的年代,必然也有必然的局限性,某些历史的记录,或许确实是看看罢了算了。作为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分析,还有许多其他的方面,篇幅所限,那个地址就不多列举了。

  从自我分析来看,我是做技术身世,此前被提升到治理职位上来,其实主若是因为技术工作做得好而被领导提升,自己的主动性其实不强,也确实是说缺乏高成绩导向。通过量年的治理岗锻炼以后,才明白争取往上走没有什么错,作为一个领导者,对更高职位的追求事实上能够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去争取更高的职位,最重要的是有资源去做你想做的事。固然,即便到了更高职位上,可能也并非能做你想做的事。可是不管如何,高成绩导向能够增进我加倍尽力,从而增进我的进步。

  第二点的收成确实是用人。在这方面我由于调整职位对,面对的下属也不同,因此对那个问题有更多的试探。第一,在原先的业务部门面对的人相对单纯,尽管也有不同诉求,但要紧仍是在个人进展方面提供空间就能够够,这在业务部门相对容易做到。而在职能部门,每一个人的诉求可能都不一致,因为职位的限制使他们的进展空间有限,因此有的人可能仍是希望职业进展,有的人确实是仅追求金钱,还有的人确实是追求平安混日子。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明白自己的好坏势的同时,还要明白下属的长短处,在那个基础上能够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是要跟刘邦多学习的。谢教师说,领导一群优秀的人容易,把一群不优秀的人带好才是本领。专门推崇曹操用人的三句话:“治平尚德性,有事赏功能,善用人者不恃人”。因此在职能部门用人,在准确判定下属的优缺点的同时,还要能准确把握所处的治理环境,采纳最适合的方式,把适合的人放到适合的职位上,发挥其最大功效,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另外,在原先业务部门我一直比较得意的一点是,充分利用平稳记分卡那个绩效考核工具,以考核导向指引员工去分工协作完成部门的业绩,并在最后的评判中做到的公平公正公布。谢教师讲道,“清楚的规那么会降低领导的权威”,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因为最后的年关绩效评判中,人员的排名常常会跟我的主观印象不太一致。可是我从未采取规那么外的暗箱操作去改变什么。尽管自己在这方面的权威有所减弱,可是因为规那么明确能够公布,从而保证了公平公正,结果出来后,不服气的人很少。尽管有时感觉自己的权利降低了,可是最终大伙儿对我的评判仍是不错的。可是,在职能部门可能这么做就不适合,我还在探求一个合理的方法。

  另外,在决策方面我感觉我也有需要改良的地址。很多时候我在决策时瞻前顾后,考虑了太多因素,常常会优柔寡断,有时候就会丧失一个较好的决策机会。尔后改良方面第一要有决策的勇气,做好承担决策可能失误的预备,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很多情形下学得越多,想得越多,反而在行动上掉队。另外,在决策时,必需明白有舍有得,必然要把握要紧的因素,只要完成了要紧的目标,确实是决策的成功,要想保证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

篇十三: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刘邦和项羽的比较

  刘邦和项羽的共同点:

  第一,两人都胸怀大志,眼光远比常人要远;

  第二,两人都不敢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

  第三,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又过分自卑。

  从《鸿门宴》看刘邦项羽的不同:

  1.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全自己。

  2.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虚心细致,随机应变。

  3.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

  4.项羽养奸遗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除,又能收敌为其所用。

  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善于用人著称,他比项羽更老练,更懂得人心需求,也善于给人才发挥的空间,并控制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

  刘邦和项羽在用人方面的不同:刘: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在当年,能文能武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无赖”的刘邦最终成就了帝业?

  刘邦登基那一年的五月,他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1/6

  刘邦和项羽的比较

  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刘邦能当上皇帝,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善于调动身边的资源,利用众人的力量,为自己的霸业开道。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我该怎么办啊?”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起兵造反与当皇帝坐江山不同,身为皇帝,他要控制一个国家,最想提倡的是忠诚,反对的是背叛。他用丁公的死,向天下表明这样的态度:“只要你是叛徒,连新领袖都不能容你。”刘邦在危急之时利用了丁公的怜悯之心,胜利之后,又利用丁公的死,为“忠诚”造势,可谓“人尽其用”。

  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有两件事情很重要,第一是战略,第二是人才。就刘邦而言,他的战略很简单——统一战线,远交近攻;在用人方面,刘邦根据每个人资质的不同,做到“人尽其用”,有的人用其忠诚,有的人用其才能,有的人用其一时的小聪明,有的人,甚至用其性命。

  项:范增始效力于楚军,辅助项梁,项梁托孤,范增忠心耿耿的为项羽谋划杀宋义统领楚军、鸿门宴计除刘邦,可项羽妇人之仁,痛失良机,后来屡次献计,项羽刚愎自用,不听,陈平施离间计,愚蠢的项2/6

  刘邦和项羽的比较

  羽,竟然怀疑范增,范增气愤离去,病死在回老家的途中。项羽失去最重要的智慧之源,从此以后日落西山,由胜至衰。韩信、陈平都愿为项羽部下,韩信献计与项羽,项羽不听,韩陈先后投刘邦,刘邦重用之……。

  刘邦和项羽的处事方法不同:

  刘:刘邦之所以能笑到最后,是因为他在和每一个对手对阵时,都会寻找盟友一起作战。在战胜了共同的敌人之后,他再动手解决身边的盟友。

  面对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刘邦能忍能退,随机应变,依靠张良,拉拢项伯,争取项羽,有理有节,不卑不亢。从刘邦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和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区别和处事风格。

  又如刘邦赴鸿门宴是有充分准备的,他身边有张良、樊哙等保驾护航。张良的智慧、谋略、胆量、人品是举世罕见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忠勇过人,事实证明,他们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莽汉,在关键时刻都会誓死保卫刘邦。刘邦与文臣武将密切配合,进退有度。张良前后照顾,左右逢源,见机行事。樊哙挺身而出,勇不可挡,理直气壮,感动项羽。整个鸿门宴过程,刘邦君臣的言谈举止似有默契,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3/6

  刘邦和项羽的比较

  项:项羽在垓下战败没有自刎,项羽在没召开军事会议,没有具体撤退方案,没有善后处理的情况下,只率八百壮士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项羽作战勇猛,历史上无人能与其相比。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的胜利,都是用破釜沉舟、穷追猛打的勇猛精神而取胜的。但项羽有勇无谋,缺乏战略眼光: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灭秦后烧毁宫殿,不留己用;不在富饶的关中地区称王,反而急于东归;把自认为贫困的关中地区封给刘邦;封王时又只顾封自己的亲信,结果引起旧诸侯的不满;杀楚怀王,使诸侯更加不满;楚汉战争开始后,不团结诸王,至使诸王相继叛楚;不听谋士范增的正确建议,养虎为患,让刘邦逃走,使范增负气而走;作战中,粮道经常被断,结果两面作战,兵疲将乏。一系列决策上的失误最终决定了他的失败。

  刘邦和项羽的权力的来源不同:刘:领导者要会利用传播手段,具有传播思想的能力。刘邦在这一方面是佼佼者。也就是现在社会的自我推销能力。

  首先是出生的奇迹,“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说明他的出身即非名门也非卑微,而是身出神门。古人很讲究出身的问题,要想让别人接受自己,就必须改变那种卑微的出身,然而人的出身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人的命。可他还有神话可以利用,在那个讲究地位出身的时代,利用神话是他简洁而又有效的选择。接着又是他长相的不寻常,“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相面老父说刘邦“君相贵不可言”。吕公的嫁女和老父的相面都显示4/6

  刘邦和项羽的比较

  了刘邦的不同寻常。再看一个神话故事:“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这就是赤帝子杀白帝子的政治神话。在这里刘邦成为了赤帝的儿子。这里进一步改变刘邦了的出身。在民间,刘邦充分利用了村头街尾的老太太式的的传播方式,因为有了这些神话故事,老百姓可不管你是不是神话,大家先广为宣传。这些人也许根本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刘邦的至关重要的宣传工具。从此以后,刘邦也就成为了传奇式的人物,人们都会说他的长相如何的神奇,他的赤帝子杀白帝子如何的威武,原来刘邦是上天派来取代秦始皇的。这就是传播的力量,在为个人作宣传中,刘邦运用了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媒介,来为自己顺应天理取代秦始皇奠定了群众基础和政治口碑。作为领导者,要会利用大众传媒,刘邦在这一点上把他的传播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项:项羽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自小受过正规的教育(应该包括历史),可是他对学习兴趣不大。项羽在范增的谋划下,在诸将地拥戴下,杀宋义带领楚军经过巨鹿之战树立了权威,项羽的权力是来自他的家族,也可以说是来自他个人的勇猛

  5/6

  刘邦和项羽的比较

  刘邦和项羽在对属下的奖罚方面不同:刘:刘邦善于赏罚,善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一时,许多武将不服,但刘邦用“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来解释,不但说出事情的本质,还平息了大家的怨气。

  项: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杀之以正军心。对作战勇将,立有战功还不刻好印符,玩摩的失去棱角还不奖予,其心之贪可见!军纪不正、赏罚不明,也是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项羽纵有天下,终究还是失败。渡江东,如依然如此,必然还是失败!!!

  6/6

篇十四: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浅析《鸿门宴》中的项羽]项羽刘邦鸿门宴

  浅析《鸿门宴》中的项羽-语文教学论文

  纵观历史的长河,英雄豪杰无数,风流才子不尽,单单就是司马迁《史记》笔下的英雄人物就足以为我们津津乐道。楚国贵族后代、威震秦兵、有万夫不挡之勇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史记》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位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有着令人惊叹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杰气概,有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勇雄武,但不幸的是,他最终兵败垓下,落下一个“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惨下场。结局让人悲叹,但这显然不是历史的偶然。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作为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展开双雄争霸斗争的开端,将项羽这一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因为《鸿门宴》在描述项羽与刘邦在鸿门宴上的“明争暗斗”的情节的同时,也暴露了项羽最终无法登上君王宝座,被刘邦打败的致命弱点,同时还预示着项羽

  “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悲剧下场。项羽是战场上的纵横吟啸武夫,但却是政治上的文盲。在《鸿门宴》中,项羽表现得自高自大、既无主见又无心机,而且还寡谋轻信,这正是政治斗争中最致命的弱点。鸿门宴之前,他听了曹无伤的告密,得知刘邦冒犯了他的尊严,他立马表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完全没有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和精打细算;当刘邦至鸿门赴宴时,一句“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的甜言蜜语哄骗就使得项羽失掉了戒心,轻信了刘邦,还将曹无伤告密之事全盘说出,可见其目光短浅,没有长远打算;而当樊哙闯帐而入,项羽不但不怒,反称“壮士”,他的“妇人之仁”也使得他对樊哙格外的宽容,轻视了敌人。而刘邦也正是利用了他身上的这些弱点,才得以在鸿门宴上化险为夷,保住性命。此外,我们还可以从《鸿门宴》中看出,项羽的另外一个死穴就是不会知人善用。事实上,项羽当时的军事实力远远大于刘邦,他身边有勇有谋的人才也很多,但可惜项羽没有伯乐的眼光去识别这些

  “千里马”,使周围一批谋士有才干却不得发挥。在鸿门宴上,范增蓄意杀死刘邦,以绝后患,因此始而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但是“项王默然不应”,不听贤臣的良言。而当范增命项庄舞剑“因击沛公于坐”,项羽却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不表态,对杀刘邦一事表现得优柔寡断,以至于使得刘邦最后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逃走了,失去了制胜的难得机会。就连范增都不免失望叹息:“竖子不足与谋。”由此可见,项羽这不懂知人善任的弱点使他失去了取胜的关键时机,也在他建功立业的道路上设下了十面埋伏。毋庸置疑,司马笔下的项羽是一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豪杰,是人们心目中永怀不忘英雄的典范。但是在鸿门宴上,这位令人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在巨鹿大战中作战勇猛的英雄人物、在万军包围中“破釜沉舟”的铁骨铮铮的汉子最终还是没能敌过审时度势、善于用人的刘邦。反而,他的刚愎自用、寡谋轻信、优柔寡断和不善用人等性格却在《鸿门宴》中暴露无遗,这注定了他在鸿门宴上的失败,同时也为他日后“乌江自刎”的失败悲剧埋下了伏笔。

推荐访问: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策略和刘邦的对策 项羽 鸿门宴 刘邦